健康知识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| 科学防癌,守护生命之光
每年4月15日-21日是“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”。癌症虽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,但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:1/3的癌症可以预防,1/3的癌症可通过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实现治愈,1/3的癌症可通过科学手段延长生命、提高生活质量。让我们共同行动,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,远离癌症威胁!
一、防癌于未然:健康生活方式是“第一道防线”
-
远离烟草:吸烟是肺癌、喉癌等癌症的明确诱因,戒烟可显著降低风险。
-
合理膳食:多吃新鲜蔬果、全谷物,减少红肉、加工食品、高盐高糖摄入。
-
保持体重:肥胖与乳腺癌、结直肠癌等密切相关,BMI建议控制在18.5-24。
-
规律运动: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增强免疫力。
-
限制酒精:酒精是肝癌、食管癌等危险因素,建议男性每日饮酒≤25克,女性≤15克。
-
接种疫苗:HPV疫苗预防宫颈癌,乙肝疫苗降低肝癌风险。
二、早筛早诊:抓住癌症治疗的“黄金窗口期”
癌症早期往往无症状,定期筛查是关键!
-
肺癌:长期吸烟者、高危职业暴露者建议每年低剂量螺旋CT筛查。
-
乳腺癌:女性40岁后每1-2年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。
-
胃癌/食管癌:有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胃镜检查。
-
结直肠癌:45岁起定期肠镜或粪便潜血检测。
-
肝癌:乙肝/丙肝携带者、肝硬化患者每半年腹部超声+甲胎蛋白检测。
提示:高危人群(家族史、慢性病、长期不良生活习惯)需根据医生建议个性化筛查。
三、科学抗癌:拒绝谣言,理性应对
-
误区1:“癌症=绝症”。
真相:早期癌症治愈率高,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。 -
误区2:“偏方比正规治疗更有效”。
真相:不规范治疗可能延误病情,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才是最佳选择。 -
误区3:“肿瘤会传染”。
真相:癌症本身不传染,但某些致癌病毒(如HPV、乙肝病毒)可通过特定途径传播。
四、心理支持:抗癌路上,你并不孤单
癌症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,家属和社会需给予更多关爱:
-
倾听患者需求,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情绪问题。
-
鼓励加入病友互助团体,获取经验分享与情感支持。
-
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,改善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