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直肠癌是怎么形成的?这五大原因要知道
直肠癌这个"沉默杀手"越来越常见,其实它的形成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了解这些原因,能帮我们更好预防。
1. 吃出来的毛病
研究发现,长期吃得太油腻(特别是猪牛羊肉)、蔬菜杂粮吃得少的人更危险。油腻食物会产生伤肠道的毒素,而缺少蔬菜里的纤维素会让肠道懒得"工作",毒素长时间刺激肠子就容易长坏东西。每周吃超过1斤红肉的人要特别注意。
2. 家族遗传影响
家里有两位以上直系亲属得过肠癌的,自己得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-3倍。有些遗传病更危险,比如家族性肠息肉病,患者年轻时肠道就会长上百个息肉,不及时处理几乎100%会癌变。这类人从青少年时期就要定期检查。
3. 小病拖成大病
很多直肠癌是从肠道小问题发展来的:
-
肠息肉:尤其是超过1厘米的腺瘤息肉,就像埋在肠子里的"定时炸弹"
-
慢性肠炎: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年后癌变风险逐年增加
-
寄生虫感染:血吸虫病人得直肠癌的风险是常人的5倍
4. 工作环境隐患
经常接触化学品的人群要当心:金属加工厂的工人、纺织厂接触染料的职工、化工厂员工等。这些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石棉、染料等物质,长期接触会悄悄损伤肠道。
5. 肠道菌群失调
最新研究发现,肠道里的"好细菌"变少、"坏细菌"增多时,会产生致癌物质。经常拉肚子或便秘的人,肠道环境可能已经失衡。
防癌记住这4招
① 吃饭记住"三多三少":多蔬菜、多杂粮、多喝水;少油少肉少喝酒
② 40岁后要做次肠镜,有息肉或肠炎的要按医生要求复查
③ 家里有人得过肠癌的,要比常人早10年开始检查
④ 工作中接触化学品的,要戴好口罩勤洗手,每年查大便
其实60%的直肠癌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预防。如果发现大便带血、突然变细、总是想拉又拉不干净,别犹豫快去医院。早期发现的话,肠癌治愈率可以超过90%,关键是要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