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什么是派特CT,带你认识派特CT(PET/CT)【永州方盛天鸿肿瘤医院】
去医院做检查时,你可能听说过B超、CT这些常规检查,但提到派特CT(PET/CT),很多人会觉得陌生。其实这台价值不菲的"医疗相机"早已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。它不仅能拍出清晰的器官照片,还能看透细胞内部的代谢活动,就像给身体做了次"全身体检"。
派特CT其实是一台组合设备,包含我们熟悉的CT和PET两个部分。CT就像高清摄像机,用X光给身体拍出精细的解剖照片,连米粒大小的结节都能看清楚。而PET更像热量探测器,通过追踪特殊的"发光葡萄糖",能发现哪些细胞在疯狂消耗能量——这正是癌细胞活动的典型特征。
当这两种技术合二为一,检查结果就像手机里的"全景模式":既能看清器官形状,又能发现异常代谢区域。例如在肺癌检查中,普通CT只能看到一个阴影,而派特CT能直接显示这个阴影是否在大量吸收能量,帮助医生判断是不是癌症。
主要功能:-
揪出早期癌细胞
肿瘤细胞就像贪吃蛇,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是正常细胞的20倍。检查前,医生会给患者注射含有微量放射性的"发光葡萄糖"。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,会聚集在代谢旺盛的区域。通过观察这些"发光点",医生能在肿瘤还没形成明显肿块时就发现异常。 -
分辨肿块好坏
很多人体检发现肺部结节会非常紧张。普通CT只能显示结节大小,而派特CT可以通过代谢活跃程度判断性质。数据显示,这种检查对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超过90%,让患者少挨不必要的穿刺活检。 -
评估治疗效果
化疗两周后,虽然肿瘤体积还没明显缩小,但派特CT已经能通过代谢变化预判治疗效果。这种实时反馈就像给治疗装了导航仪,帮助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。
其他用途
除了对抗癌症,派特CT还在其他领域大显身手:
-
老年痴呆预警:通过观察脑部糖代谢变化,能比常规检查提前5-8年发现异常
-
心脏病评估: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存活,帮助决定是否需要做心脏支架
-
查不明发热:快速定位隐藏在体内的感染病灶,让抗生素治疗更精准
检查过程
做一次派特CT大概需要2小时:
-
注射特殊示踪剂后安静休息1小时,让药物分布全身
-
平躺在检查床上完成20分钟扫描
-
医生结合全身代谢图和解剖图进行诊断
检查后建议多喝水帮助排出示踪剂,其辐射量相当于坐一次跨国航班,对身体影响很小。
更多肿瘤知识关注:永州方盛天鸿肿瘤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