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肠息肉防治指南:早发现早处理是关键
肠道里的"小肉球"是什么?
肠息肉就像肠道里长出的小肉球,多数人不会有明显症状。但某些类型的息肉(尤其是腺瘤)可能会悄悄癌变。数据显示,95%的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,不过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年以上,给我们留出了充足的干预时间。
发现肠息肉怎么办?
微创治疗是首选
现在90%的息肉可以通过胃肠镜直接处理:
-
小息肉:医生用特制工具像摘葡萄一样轻松切除,过程无痛
-
大息肉:采用微创手术完整剥除,住院3天就能回家
-
特殊情况:若已发生癌变,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肠段,现在多用腹腔镜手术,创口只有钥匙孔大小
术后定期复查
息肉切除后要按时复查:
-
普通人群:每3-5年做次肠镜
-
高危人群:每年查1次大便潜血
-
复发患者:根据医嘱缩短复查间隔
预防胜于治疗
饮食把好第一关
记住"三多三少"原则:
-
多吃:绿叶菜、全谷物、酸奶
-
少吃:红肉、加工肉、油炸食品
-
喝够:每天8杯水,拒绝含糖饮料
养成护肠习惯
-
每天运动半小时:快走、游泳都不错
-
保证7小时睡眠:肠道也需要休息
-
戒烟限酒:吸烟者息肉复发率翻倍
筛查不能忘
建议40岁开始肠镜筛查:
-
没问题的每5年查1次
-
有家族史的提前到30岁
-
出现便血、腹泻立即检查
专家提醒
肠息肉不可怕,可怕的是忽视。多数息肉在癌变前及时处理,治愈率超过90%。建议养成记录排便习惯的好习惯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记住:一次肠镜检查,可能换来十年肠道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