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胃癌患者必须知道的5点【永州方盛天鸿肿瘤医院】
面对胃癌的挑战,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是康复之路的关键支撑。无论处于治疗期还是康复期,掌握以下核心要点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、促进身体恢复并有效应对疾病影响。
一、科学营养:为康复提供基石
胃癌及其治疗(尤其是胃部手术后)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显著,营养管理是重中之重:
-
少食多餐,细嚼慢咽: 减少单次进食量,增加至每日5-6餐。充分咀嚼食物至糊状,减轻胃部负担,促进营养吸收。
-
优选高蛋白、易消化食物: 优先选择鱼、禽、蛋、豆腐、低脂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。烹饪方式以蒸、煮、炖为主,避免油炸、烧烤及辛辣刺激食物。
-
识别并规避不耐受食物: 留意身体反应,常见问题包括乳糖不耐受(牛奶)、高糖食物引发倾倒综合症、生冷食物刺激等。根据个体情况调整,如选用舒化奶或无乳糖奶制品替代。
-
补充关键营养素: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建议,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、铁、钙、维生素D等,特别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的患者。考虑使用专用肠内营养制剂补充日常所需。
二、治疗副作用应对:减轻不适,保障治疗
放化疗等治疗常伴随副作用,积极管理可提升耐受度:
-
恶心呕吐: 遵照医嘱按时服用止吐药。尝试清淡、干性食物(如苏打饼干、烤馒头片),避免油腻气味。小口啜饮姜茶或柠檬水可能有所帮助。
-
食欲不振: 不必强迫大量进食,注重食物质量和营养密度。餐前适量活动或尝试开胃小菜(如山楂、梅子)。可将营养丰富的食物(如坚果粉、蛋白粉)加入粥、汤中。
-
口腔黏膜炎: 保持口腔清洁,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漱口水(如生理盐水或小苏打水)。避免过热、过酸、过硬食物。疼痛剧烈时,寻求医生开具漱口药或止痛措施。
三、症状预警:识别需紧急就医的信号
密切关注身体状况,及时报告以下警示征兆:
-
消化道出血: 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或鲜红色,大便呈黑色柏油状或带鲜红血。
-
严重梗阻迹象: 频繁、剧烈呕吐,尤其呕吐宿食或胆汁,无法进食进水,腹胀腹痛难忍。
-
穿孔可能: 突发剧烈、持续的刀割样腹痛,腹部肌肉紧张如板状。
-
其他危急情况: 不明原因高热(超过38.5℃)、呼吸困难、胸痛、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、意识状态改变(如昏睡、烦躁不安)。
出现以上任一情况,需立即就医。
四、规律复诊与监测:疾病管理的核心
严格遵循医生的复诊计划和检查安排至关重要:
-
按时复诊: 不因自我感觉良好而随意推迟或取消预约。
-
完成规定检查: 包括血液检测(如血常规、生化、肿瘤标志物)、影像学检查(如CT、超声、内镜)等,用于评估疗效、监测复发及治疗副作用。
-
主动沟通: 复诊时详细告知医生近期身体状况变化、新出现的症状、服药情况及生活中的困扰。
五、体能恢复与活动:循序渐进增强体质
在医生许可和自身耐受范围内进行适度活动:
-
早期术后/治疗期: 以床边活动、室内慢走为主,防止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。
-
恢复期: 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温和的有氧运动,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。
-
核心原则: 量力而行,以不引起过度疲劳和疼痛为度。充足休息与适度活动相结合。
六、心理关怀与支持:守护心灵健康
正视疾病带来的情绪波动,积极寻求支持:
-
接纳情绪: 允许自己有焦虑、恐惧、悲伤等感受,这是正常反应。不必强颜欢笑。
-
开放沟通: 与信任的家人、朋友坦诚交流感受。加入正规的病友互助团体,分享经验,互相鼓励。
-
专业求助: 若情绪低落、失眠、兴趣丧失持续超过两周,显著影响生活,务必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手段非常有效。
-
家属角色: 家属需耐心倾听,给予情感支持而非说教,留意患者情绪变化,鼓励并陪伴其寻求专业帮助。
七、日常起居与习惯优化
-
充足高质量睡眠: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,建立规律的作息。若因疼痛或不适影响睡眠,及时告知医生处理。
-
严格戒烟戒酒: 烟酒是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,治疗及康复期间必须绝对禁止,避免刺激残胃或吻合口。
-
个人与环境卫生: 勤洗手,注意饮食卫生。治疗期间免疫力可能下降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必要时佩戴口罩。保持居室清洁通风。
-
药物管理: 严格遵医嘱服药,了解药物名称、作用、剂量、服用时间和可能的副作用。使用药盒分装,设置提醒,避免漏服错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