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卵巢癌术后康复六大注意事项【健康须知】
战胜卵巢癌的手术只是漫长康复旅程的第一步。术后恢复期对于身体机能的重建、预防并发症以及提升长期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。科学、细致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,能帮助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。以下是卵巢癌术后康复需要密切关注的六大关键事项:
一、 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
-
保持干燥清洁: 严格遵循医生指导更换敷料,保持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。淋浴通常需在医生允许后进行,避免盆浴浸泡伤口。观察伤口有无红肿、渗液增多、发热或异常疼痛,这些可能是感染的信号。
-
引流管管理: 如有留置腹腔引流管,需妥善固定,防止牵拉、扭曲或脱落。定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、性状和量,发现引流量突然增多(尤其呈血性)、减少或出现脓液异味,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。
-
个人卫生: 勤洗手,尤其在接触伤口前后。穿着宽松、透气的棉质衣物,减少对伤口的摩擦。
二、 科学管理疼痛与不适
-
遵医嘱用药: 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,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才用药。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时间和可能副作用(如便秘、恶心)。
-
非药物辅助: 在医生指导下,可尝试变换体位、听舒缓音乐、深呼吸放松、分散注意力等方法辅助缓解疼痛。
-
及时沟通: 若疼痛控制不佳、性质改变(如从钝痛变为锐痛)或出现新的疼痛部位,务必及时告知医生,切勿强忍。
三、 合理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
-
高蛋白、易消化为主: 术后初期身体修复需要大量蛋白质。选择鱼、禽肉、蛋、豆制品、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。食物应清淡、易消化(如粥、软烂面条、蒸蛋羹),避免油炸、辛辣、产气多(如豆类、洋葱、碳酸饮料)或过于坚硬的食物。
-
均衡膳食,补充维生素矿物质: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促进伤口愈合和肠道功能恢复。注意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(如红肉、动物血、菠菜)以纠正可能存在的贫血。
-
少量多餐,足量饮水: 术后消化功能可能减弱,宜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(如每天5-6餐),减轻胃肠负担。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(除非医生有特殊限制),有助于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染。
-
警惕肠道反应: 化疗期间或术后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或腹泻,需及时与医生或营养师沟通调整饮食方案。
四、 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与活动
-
早期下床活动: 在医生许可和医护人员/家属协助下,尽早开始床上活动(如翻身、活动四肢)和下床缓慢行走。这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、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和肠粘连,促进肠道功能恢复。
-
渐进性增加活动量: 出院后,根据体力恢复情况,逐步增加日常活动量和散步时间。避免提拉重物(通常术后几个月内禁止提超过5公斤的物品)、剧烈运动或过度弯腰,以防腹压增加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腹壁疝气。可咨询康复科医生进行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指导。
-
警惕淋巴水肿风险: 若手术涉及淋巴结清扫(尤其是腹股沟区域),需特别注意预防下肢淋巴水肿。避免患肢过度劳累、提重物、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变,睡觉时可适当垫高患肢,避免蚊虫叮咬、皮肤破损和感染。学习规范的淋巴引流按摩手法(需专业指导)和穿着合适的压力袜。
五、 密切关注并发症信号
-
发热: 体温超过38°C可能提示感染。
-
异常疼痛: 不明原因的剧烈腹痛、胸痛、腿痛。
-
呼吸问题: 呼吸急促、胸闷、咳嗽加重。
-
消化系统异常: 严重呕吐、腹胀持续不缓解、排气排便停止(警惕肠梗阻)、呕血或便血。
-
泌尿系统异常: 排尿困难、尿痛、血尿。
-
下肢异常: 单侧小腿或大腿突发肿胀、疼痛、皮温升高(警惕深静脉血栓)。
-
伤口问题: 裂开、大量渗液、流脓。
-
精神异常: 意识模糊、嗜睡。
一旦出现以上任何信号,应立即就医,不可延误。
六、 心理调适与定期随访
-
正视情绪波动: 术后及后续治疗期间,感到焦虑、恐惧、沮丧或易怒是正常的。允许自己表达情绪,寻求家人、朋友或病友的支持。
-
积极寻求专业帮助: 不要忽视心理状态对康复的影响。加入支持团体、与心理咨询师或社工交流,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(如冥想、放松训练)。
-
严格遵医嘱随访: 定期复查(包括体格检查、肿瘤标志物检测、影像学检查等)是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、评估治疗效果、及时调整方案的关键。务必按时复诊,即使感觉良好。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,及时反馈任何不适或担忧。
卵巢癌术后的康复之路需要耐心、信心和科学的指导。患者自身是康复的主体,家属的支持与陪伴亦不可或缺。谨记以上注意事项,积极配合医护团队的治疗与康复计划,关注身心变化,必将更有力量迎接康复后的新生活。
更多卵巢癌治疗康复咨询:永州方盛天鸿肿瘤医院(0746-8212222)